早期中国艺术:彩陶

文章来源:人文科学研究院发布时间:2021-12-06浏览次数:814

课程信息


课程名称:早期中国艺术:彩陶/Art of Early China: The Painted Pottery

课程代码:GEHA1181

学分:1

课程简介

 

   彩陶是指用赭红、黑、白三种颜料绘制各种图案的陶器。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,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南部沿海地区,已经出现了彩陶,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,随着密闭式陶窑的发展,黑灰陶大量出现,彩陶逐渐衰落。但在新疆地区,彩陶一直延续使用到了汉代。彩陶是早期中国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,它的出现、发展、繁荣与衰落,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技术、宗教仪式、审美观念、人群流动等密切相关,并且彩陶“连续对称”的构图方式也对后来中国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因此彩陶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文明的“活化石”。本课程是对早期中国彩陶的介绍,内容包括了:彩陶出现和衰落的历史;彩陶的制法;彩陶图案的构图方式;彩陶图案的演变谱系和意义以及彩陶所反映的中外文明交流等问题。


授课教师

涂栋栋 点击查看教师简介


现任人文科学研究院常任助理教授。毕业于希伯来大学亚洲研究系,获博士学位。

研究兴趣及方向:中国和黎凡特地区的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考古,农业和定居的起源,复杂社会的形成与发展,古代气候变化,地理信息系统(GIS)在考古学中的应用。



返回原图
/